汽車內飾件(如儀表臺、門板、座椅面料)的耐磨性直接關乎用戶體驗與產品壽命。往復式磨耗試驗儀作為模擬日常摩擦損傷的核心設備,依據ISO5470、ASTMD4157等標準,通過可控壓力、行程與次數的往復摩擦,量化材料表面磨損程度。然而,若操作不規范,易導致測試結果偏差、樣品損壞或設備異常。掌握
往復式磨耗試驗儀的標準化使用方法,是確保數據可比性與可靠性的關鍵。

一、試驗前準備:樣品與參數設定
樣品制備:裁取平整、無褶皺的試樣(通常≥100×35mm),在標準環境(23±2℃,50%±5%RH)下調節24小時;
選擇摩擦介質:根據標準或客戶要求選用標準砂紙(如#180、#240)、尼龍刷或特定織物;
設定關鍵參數:
負荷:常用2-10N(如5N模擬手指摩擦);
行程:通常50-100mm;
速度:30-60cycles/min;
次數:500-10,000次(依材料等級而定);
校準壓力系統:使用標準砝碼驗證加載力準確性,誤差應≤±1%。
二、裝樣與運行規范
固定試樣:將樣品平整夾持于樣品臺上,確保無滑移;
安裝摩擦頭:將砂紙或摩擦布牢固包裹于摩擦頭,邊緣用膠帶固定,避免松脫;
歸零計數器:設定目標循環次數,清零累計值;
啟動設備:關閉防護罩,按下啟動鍵,觀察初始幾周期是否平穩無異響。
三、試驗過程監控
禁止中途停機調整:除非緊急情況,避免打斷連續摩擦過程;
聽異常噪音:如出現尖銳摩擦聲或電機卡頓,立即停機檢查;
記錄環境溫濕度:確保全程符合標準要求,便于結果溯源。
四、試驗后處理與評估
清潔樣品:用軟毛刷或壓縮空氣去除表面碎屑,避免水洗(防止材料吸濕變形);
評級方式:
目視比對標準灰卡(如ISO105-A02)評估變色與磨損等級;
使用色差儀測量ΔE值;
稱重法計算質量損失(適用于涂層或薄膜);
拍照存檔:高清記錄磨損區域,標注測試條件。